11月13日至11月14日,教育学院在D111教室举办心理学学术讲座。教育学院院长曹长德、副院长韩建华,教研室主任宋志英等出席本次讲座,教育学生学生参与讲座进行学习。
本次讲座邀请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茨维达高娃·拉丽萨·阿列科萨得捞伍娜和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博士、教授马尼诺夫·瓦莉丽·哈达罗维奇作为主讲,教育学院王皓宇老师任翻译。
茨维达高娃院士讲座的主题是《社会心理监测体系——是降低教育环境中的风险行为基础》。通过图文结合方式为大家介绍她的主要研究成果,“社会心理监测体系是降低教育环境中的风险行为基础”。她提出,社会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是具体的,在对青少年吸毒和滥用药物的研究中,需要注重社会心理因素和环境研究。
与传统对吸毒的临床研究与诊断不同,茨维达高娃院士认为有必要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层面着手,通过对家庭、学校、同龄人的调查得出结论,预防青少年吸毒应做出方向性的指引。
马尼诺夫讲授讲演的主要内容是《俄罗斯现代年轻人认知中的良心及其特征和状态,良心与互联网》。作为额洛奇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学科带头人,马尼诺夫研究方向着眼于心理学方法和良心道德心理研究的现象。
马尼诺夫教授首先引用康德著作《实践理性批评》中的经典语段,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: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,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。从而引出关于良知是心理现象的研究结果。另外,以道德与良知的堕落进一步讲述人类的“危机意识”,“技术手段不仅威胁到自然的保护,而且已经侵犯人的内在本性”等研究成果。
面对茨维达高娃院士和马尼诺夫讲授细致入微的讲演,现场的同学通过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,表达尊重与认可。讲演结束后,同学们积极提问发言,茨维达高娃院士和马尼诺夫讲授分别做出详细解答。关于现场学生提出的“如何预防青少年吸毒和滥用药物最成功”这一问题,茨维达高娃院士表示,优先考虑培养新技能这一积极的方法,同时搭配环境特征改变和社会机构的介入。
讲座最后,教育学院宋志英教授为讲座做简单总结。值得一提的是,茨维达高娃院士和马尼诺夫讲授表示对此次的中国之行非常满意。茨维达高娃院士认为国际间的交流是大趋势,能与中国学生分享研究成果,交流研究过程是件好事。“此次讲座的举办,使我校学生更加了解国际心理学研究成果,更加深了我校与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。”担任翻译的王皓宇老师总结道。